经常沙仁的朋友都知道,冥冥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价,或高或低,像我们普通人,命里那串数字大概就值一张彩票头奖——百来万足够让邻居家的孝子贤孙动心思。但真正懂行的都清楚,黑市悬赏榜上最讽刺的并非价格悬殊,而是定价逻辑本身。
普通人的价码透明得像超市标签:外卖员的三百万藏在电瓶车电池里,程序员的五百万刻在加班猝死的保险单上,中学老师的八十万绑在职称评审的匿名举报信后。这些数字精准衡量着社会关系、保险额度、消失后能掀起的涟漪大小。我们像货架上的商品,价签早已被社会这台扫描枪嘀嘀核定。
而真正站在财富金字塔顶端的那群人,悬赏价反而成了玄学。某互联网巨鳄的公开赏金长期徘徊在两千万元——不及他私人飞机一次保养费。不是没人接单,是行内都懂:这种人的命早已与资本血脉交融。你买凶杀的不是肉体,是纳斯达克的一串代码、万亿市值的波动、牵连无数利益的资本网络。暗网挂单界面甚至有个灰色选项:"需额外支付系统风险金(标的公司市值5%)"。
更讽刺的是,某些寡头的"命价"会出现负值。去年能源危机时,有位俄罗斯天然气大亨的悬赏栏赫然写着"接单补贴300万欧元"——因为雇主们算过,他活着继续搅动市场造成的损失,远比杀人成本更高。
所以你看,当普通人还在用血肉之躯称重时,资本寡头早已异化成金融衍生品。我们被明码标价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,他们被交易的,却是资本矩阵里一个随时可重组的数据节点。
今天一起探讨国内外资本寡头的在黑市身价,如国内的某讯、某东、某宝、某团、某音…